至元六年 蒙古新文字制成八思巴因功被封为大宝法王赐
至元六年(1269)蒙古新文字制成,八思巴因功被封为大宝法王,赐玉印,受到极高的礼遇。至元十一年(1274),八思巴西还,其弟亦怜真接帝师位。八思巴去世后,翰林学士王磐奉命撰《帝师行状》颁其功德,除京城建有“八思巴寺”外,还诏各郡建立八思巴殿。
渎山大玉海雕成
蒙古版图不断拓展,各地玉雕工艺匠人之间的技术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。朝廷为满足自身需要,将大量优秀的匠人集中在京城,为皇家打造各种御用玉器及装饰品,再加上西域的优质玉材源源运往中原地带,促进了玉雕工艺在元代的空前发展,制作出大批的优秀作品,渎山大玉海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。渎山大玉海现存于北京北海团城,是至元二年(1265)的作品,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方形玉雕。器高70厘米,上端口径为1.5米,重量达3.5吨,器壁厚实,雕刻精致,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。它是用来盛酒的,大约可盛酒30余石。当盛满酒时,有人形容它“波涛汹涌,海兽踊跃,似有鱼兽出没于波涛之中”,足见其气势的庞大,同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蒙古贵族奢侈豪饮的风气。渎山大玉海的雕成,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件大事,至今仍在玉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。
忽必烈建元
至元八年(1271)十一月,忽必烈采纳刘秉忠、王鹗等儒臣的建议,根据《易经》中“大哉乾元”的意思,正式建国号为大元。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,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,称大蒙古国,没有正式建立国号。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,建年号为“中统”,仍然没有立国号。随着征宋战争的顺利进行,蒙古政权实际上已成为效法中原地区汉族统治方式的封建政权,尤其是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,于是他决定在“附会汉法”方面再迈进一步,把自己的王朝建成传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。忽必烈建国号大元,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已经不只属于蒙古一个民族,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。至元九年(1272)二月,忽必烈采纳刘秉忠迁都的建议,改中都为大都,正式定为元朝首都。蒙古国时期,统治中心在和林(今蒙古境内),忽必烈即位后,元朝的统治中心已经南移,远在漠北的和林不再适合作都城,忽必烈开始寻找新的建都地点。他升开平为上都,取代和林,接着又迁往更理想的燕京(今北京),定名为中都。中都改为大都后,忽必烈于至元十一年(1274)正月在大都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,大都从此成为元朝的政治中心。
元代驿站体系建立
元代统一以后,疆域十分辽阔。为了加强各地之间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联系,元廷大力发展交通,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道、驿站体系。驿站的设置,开始于成吉思汗时期,此后规模不断扩大。忽必烈建元后,逐步建立起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站网,东北至黑龙江江口的奴儿干,北通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,西达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,西南抵云南、西藏,大规模的驿站系统是空前绝后的。资料显示,全国各类驿站有1 500多处,在驿站服役的驿户超过二三十万。驿站分陆站、水站。陆站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,有的地方用牛车,也有人力搬运,东北辽东还有狗站。水站的工具是船。在驿站服役的驿户由民间签发而来,每个驿站都有若干站户,他们负责管理驿站的交通工具。驿户还要轮流充当驭手或水手,并为过往的使臣提供规定标准的饮食,蒙古语称“首思”,汉文译为“祗应”。与驿站相辅而行的还有急递铺,专门负责朝廷和官府紧急文书的传送,一般间距为10里、15里、20里。铺卒5人~16人不等。按规定,文书一昼夜要传递400里。路上行人必须避让。驿站和急递铺的建立是以军事和政治为主要目的的,客观上对巩固政权、维护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而且加强了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联系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的商品经济繁荣,保障了各界人士旅途畅通和行旅安全。
元代三大农书
宋元间,由于印刷业迅速发展,流行于世的农书倍增,中国四大农书就产生于这个时代。其中,除了《农书》系宋朝人陈敷所作之外,其余3种均为元代作品。《农桑辑要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,体系完务,规模较大,用典繁多,注重实用。本书由元代主管农桑和水利的司农司编撰,大约在至元十年(1273)刊刻并颁发给各行中书省的“劝农官”,开始流传和推行。此书是蒙古灭南宋前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专书,在内容上不涉及江南的水田生产技术,总结了当时的新经验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。它极端重视蚕桑,把它提高到空前的地位。王祯的《农书》也是一部大型淙合性农书,它弥补了《农桑辑要》的不足,内容包括了水田耕作技术。而且,书中拥有大量的插图,把全年农活详列于内,使人一目了然,而其308幅农器图也是现存最早最全的农具图谱。鲁明善所作《农桑衣食撮要》是一部月令体农书,以简明扼要为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