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长春KTV招聘网 > 长春热点资讯 > 长春学习/知识 >  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!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

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!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

2022-10-29 06:36:25 发布 浏览 852 次

故虽上世之圣王,岂能使五谷常收,而旱水不至哉!然而无冻饿之民者,何也?其力时急,而自养俭也。故《夏书》曰“禹七年水”,《殷书》曰“汤五年旱”(1),此其离凶饥甚矣(2),然而民不冻饿者,何也?其生财密,其用之节也。故仓无备粟,不可以待凶饥;库无备兵,虽有义,不能征无义;城郭不备完,不可以自守;心无备虑,不可以应卒(3)。是若庆忌无去之心(4),不能轻出。夫桀无待汤之备,故放(5);纣无待武王之备,故杀(6)。桀、纣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,何也?有富贵而不为备也。故备者,国之重也;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;城者,所以自守也,此三者,国之具也。

(1)“故《夏书》曰”二句:《夏书》、《殷书》,指夏、商两朝记录文诰的典籍。

(2)离:同“罹”。饥:原作“饿”。

(3)卒:同“猝”。

(4)庆忌:春秋时期吴王僚的儿子,吴王阖闾杀吴王僚而夺取政权后,怕在卫国的庆忌会讨伐他,便派刺客要离投奔庆忌并骗取了信任,并把庆忌骗出卫国后刺死了他。

(5)放:据说夏桀被商汤打败后,被流放到南方的南巢。

(6)杀:据说商纣兵败后自杀于鹿台。

所以,即使是上古的圣王,哪能使五谷常获丰收,而且旱灾水灾从不降临呢!但是那里没有受冻挨饿的人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,而且自己的用度也很节俭。所以《夏书》记载说“大禹时有七年的水灾”,《殷书》记载说“商汤时有五年的旱灾”,这时他们遭到的饥荒极为严重,然而百姓却不受冻挨饿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生产的财物很多,而使用起来却很节俭。所以粮仓里没有储备的粮食,就不能应付饥荒;武库里没有准备好的兵器,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不能征伐不义的军队;城郭的防备若不完善,就无法守卫;心中没有长远的思虑,就不能应付猝然的变故。就好像庆忌没有离开卫国的心思,就不会轻易出境而被杀。夏桀没有对付商汤的准备,所以被流放;商纣没有对付周武王的准备,所以被杀。夏桀和商纣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却都被方圆仅百里那么大的小国之君灭亡了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虽然富贵却不作防备。所以,储备,是国家最重要的事;粮食,是国家的宝物;武器,是国家的利爪;城池,是守卫国家的屏障,这三者都是保护国家的工具。

故曰以其极役,修其城郭,则民劳而不伤;以其常正,收其租税,则民费而不病。民所苦者非此也,苦于厚作敛于百姓(1),赏以赐无功,虚其府库,以备车马衣裘奇怪。苦其役徒,以治宫室观乐,死又厚为棺椁,多为衣裘(2)。生时治台榭,死又修坟墓,故民苦于外,府库单于内(3)。上不厌其乐,下不堪其苦。故国离寇敌则伤,民见凶饥则亡,此皆备不具之罪也。且夫食者,圣人之所宝也。故《周书》曰(4):“国无三年之食者,国非其国也。家无三年之食者,子非其子也。”此之谓国备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